2 个千年巨贪:和珅贪出 15 年国库,严嵩贪垮大明?谁更狠?贪官也分 “技术流” 和 “败家型”?
你敢信吗?和珅抄家时搜出的银子,够清朝全国花 15 年;严嵩当首辅那 20 年,把明朝国库掏空到连军饷都发不出。
这俩货堪称中国历史上 “贪腐界的顶流”,但搞钱的路子却天差地别。和珅像个精明的 “金融大鳄”,一边当官一边开公司;严嵩则像个 “败家子”,光靠卖官鬻爵就把国家搞垮了。
今天咱就用大白话聊聊,这两位巨贪到底谁更 “狠”?他们的贪腐套路,比现在的职场黑幕刺激多了 —— 看完你就知道,贪官不可怕,就怕贪官有文化。
搞钱手段:和珅是 “金融寡头”,严嵩是 “官帽贩子”
一个靠 “产业帝国” 洗钱,一个靠 “卖官鬻爵” 敛财
和珅的操作:当官不如开公司,贪腐也要搞产业链
和珅这人,堪称清朝 “斜杠青年” 的反面教材。他不光当官,还偷偷搞了个 “和珅集团”,业务涵盖当铺、钱庄、粮店、煤矿,甚至还有外贸生意(《清史稿・和珅传》)。
他的贪污套路深到你想象不到:地方官想升官?得先给 “和珅集团” 的钱庄存钱,利息低得离谱,其实就是变相行贿;商人想拿盐引(古代卖盐许可证)?必须跟他合伙开盐铺,利润分他一半。
最绝的是他还搞 “风险对冲”,家里的金银珠宝堆成山,却故意在府里放些破家具装穷,连乾隆都被他骗了。这操作放在现在,简直就是 “洗钱界的教科书”。
严嵩的套路:简单粗暴卖乌纱,军饷都敢拿来赌
严嵩搞钱就没那么多花样了,主打一个 “明码标价”。他当首辅时,把明朝的官帽当成 “淘宝商品” 卖,吏部尚书的职位标价白银 3 万两,总兵官 5 万两(《明史・严嵩传》)。
更缺德的是,他连边防军饷都敢克扣。嘉靖年间,蒙古俺答汗打到北京城下,守军却连盔甲都穿不上,因为军饷全被严嵩父子拿去修豪宅、买古玩了。当时有民谣骂:“严嵩笑,百姓跳;严嵩乐,百姓饿”,这吃相简直难看到家了。
我的观察:和珅是 “贪腐企业家”,严嵩是 “贪婪寄生虫”
和珅的贪污带着点 “商业头脑”,至少还搞产业创造现金流;严嵩纯靠吸国家血,拿军饷、赈灾款去挥霍。要是把贪腐比作做生意,和珅是开黑店的,严嵩就是拦路抢劫的。
贪腐规模:和珅贪出 “清朝 GDP”,严嵩贪成 “明朝无底洞”
谁的家产能买下半个国家?
和珅的家底:相当于清朝 15 年财政收入,富可敌国不是吹的
嘉庆皇帝抄和珅家时,清单吓傻了所有人:黄金 3 万多两,白银 300 多万两,当铺 75 家,良田 8000 多顷,还有无数古玩字画、珍珠玛瑙(《清仁宗实录》)。
按当时清朝每年财政收入约 7000 万两白银算,和珅的家产加起来超过 10 亿两,够全国花 15 年!这还不算他在京城的几十处豪宅,放在现在,每一套都能拍出天价。
更夸张的是,他的私人金库比国库还充实,难怪民间说 “和珅跌倒,嘉庆吃饱”—— 嘉庆刚上台就靠抄他家填补了财政窟窿。
严嵩的贪腐:数字没和珅多,但架不住持续 “吸血” 20 年
严嵩的家产没和珅那么吓人,抄家时查出黄金 3 万两、白银 200 多万两(《明史・食货志》)。但他当首辅 20 年,每年都在疯狂敛财,相当于给明朝放了 20 年的 “高利贷”。
他儿子严世蕃更嚣张,在家修 “聚宝盆”,把贪污来的金银珠宝往里堆,还炫耀说 “朝廷无我富”。最要命的是,他克扣的军饷、赈灾款,直接导致明朝边防废弛、民变四起 —— 这些损失,可比和珅的白银值钱多了。
我的暴论:和珅是 “一次性提款”,严嵩是 “长期透支国家信用”
和珅就像抢了银行,虽然数额巨大,但国家根基没动摇;严嵩则像天天在国库墙上打洞,看似每次拿的不多,最后却让整个国家垮了架。对老百姓来说,严嵩的危害可比和珅大十倍。
破坏力:和珅贪财不误事,严嵩贪到国家崩盘
一个 “搂钱不耽误干活”,一个 “为贪腐连江山都卖”
和珅:贪官里的 “工作狂”,边贪边帮乾隆搞钱
和珅虽然贪,但工作能力确实强。乾隆晚年花钱如流水,六下江南、修圆明园,全靠和珅搞钱填补窟窿。他发明 “议罪银” 制度,让贪官交钱免罪,虽然加剧了腐败,但短期内充实了国库(《清史稿・食货志》)。
他当军机大臣时,奏折处理得又快又好,连乾隆都离不开他。就像现在的公司高管,虽然拿了回扣,但业绩做得漂亮,老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这种 “贪腐但高效” 的模式,让清朝当时没立刻出大问题。
严嵩:为了贪腐搞内斗,边防军粮都敢扣
严嵩可不一样,为了保住官位疯狂搞内斗。抗倭名将俞大猷、戚继光,因为不给他送礼,多次被他打压;忠臣杨继盛弹劾他 “十大罪”,被他诬陷下狱处死(《明史・杨继盛传》)。
最致命的是他耽误国防,蒙古俺答汗入侵时,他扣下军饷不发,导致边军 “衣不蔽体,食不果腹”,连火炮都生锈了。后来倭寇肆虐东南,他还在忙着卖官赚钱,把明朝的国防体系搞得千疮百孔。
关键对比:和珅是 “体制内的蛀虫”,严嵩是 “挖垮地基的老鼠”
和珅的贪污就像给大树蛀洞,但大树根基还在;严嵩的贪污直接砍断了树根,明朝后来的灭亡,他得负一半责任。这就是为什么和珅被抄家后清朝还能撑百年,而严嵩倒台后明朝很快就不行了。
老板态度:乾隆 “养肥再杀”,嘉靖 “纵容到崩盘”
皇帝的态度,决定贪官的 “贪腐上限”
乾隆对和珅:我知道你贪,但你办事我放心
乾隆不是不知道和珅贪,而是故意 “养着他”。和珅会搞钱,能满足乾隆南巡、修园林的奢侈需求;和珅会拍马屁,把乾隆哄得开开心心。两人就像 “腐败合伙人”,乾隆拿大头,和珅拿小头。
乾隆晚年甚至说:“和珅是朕的左右手,谁动他就是动朕”。但他也留了一手,临终前没处理和珅,故意把这个 “大礼包” 留给儿子嘉庆 —— 既让儿子立威,又充实国库,这操作够腹黑。
嘉靖对严嵩:炼丹要紧,朝政你随便搞
嘉靖皇帝沉迷修道成仙,20 年不上朝,把朝政全扔给严嵩。严嵩趁机结党营私,连嘉靖的炼丹经费都敢克扣,还买通道士,说自己是 “上天派来辅佐嘉靖的”(《明史・严嵩传》)。
嘉靖对严嵩的贪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直到国库空了、边境乱了,才在徐阶的策划下扳倒他。但这时候明朝已经被掏空,再想补救都晚了 —— 就像老板纵容部门经理贪腐,等公司快倒闭了才想起整顿。
我的分析:皇帝才是最大的 “保护伞”
没有乾隆的纵容,和珅不敢贪那么多;没有嘉靖的昏庸,严嵩也坐不稳首辅位置。贪官就像藤蔓,皇帝的纵容就是土壤,土壤越肥沃,藤蔓长得越疯狂。
结局对比:和珅 “抄家死”,严嵩 “饿死街头”
贪来的财富,终究是过眼云烟
和珅的结局:嘉庆抄家赐死,10 亿家产全充公
乾隆刚死 15 天,嘉庆就给和珅列了 “二十大罪”,派人抄家。和珅被赐白绫自尽,临死前写了首诗:“五十年来梦幻真,今朝撒手谢红尘”(《清仁宗实录》)。
他贪了一辈子,最后啥也没带走,连儿子丰绅殷德都受牵连,家产全被充公。就像现代那些非法集资的老板,赚得盆满钵满,最后锒铛入狱,钱全成了别人的。
严嵩的结局:削职抄家,流落街头饿死
严嵩被扳倒后,儿子严世蕃被砍头,自己被削职为民,家产全被抄没。80 多岁的他无家可归,只能在坟地里捡祭品吃,最后饿死在街头(《明史・严嵩传》)。
民间传说他临死前想喝水,都没人愿意给,可见老百姓多恨他。这告诉我们:贪来的钱再多,没人心,最后连口饭都吃不上。
终极启示:贪腐这条路,从来没有赢家
和珅和严嵩都贪了一辈子,一个富可敌国,一个权倾朝野,最后却落得身败名裂、不得好死的下场。他们的财富就像沙滩上的城堡,看着壮观,海浪一来就没了。
现代视角:和珅和严嵩,给我们的 3 个警示
小标题:贪腐不分古今,套路从未变过
1. 权力缺乏监督,必然滋生腐败
和珅当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,既管审批又管财政,就像公司的财务总监兼采购经理,想不贪都难;严嵩垄断朝政 20 年,没人敢监督,贪腐自然越来越疯狂。
现在的职场也是如此,越是权力集中的岗位,越需要监督 —— 不然哪怕一开始是清官,时间久了也可能变质。
2. 短期利益 vs 长期危害,贪官都选前者
和珅知道自己贪得多,但他只顾眼前享受;严嵩知道克扣军饷危险,但他只在乎儿子能不能住豪宅。他们都高估了自己的运气,低估了贪腐的代价。
就像现在有些企业高管,为了业绩造假、挪用公款,看似风光,其实已经在悬崖边上了。
3. 皇帝 / 老板的态度,决定腐败的规模
如果乾隆早点约束和珅,清朝财政不会那么紧张;如果嘉靖早点整顿严嵩,明朝可能还能多撑几十年。可见上面的态度,才是遏制腐败的关键。
现在的公司也是一样,老板要是对贪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公司很快就会被蛀空。
你觉得谁更 “狠”?
和珅贪的钱够多,但清朝当时家底厚,没伤筋动骨;严嵩贪的没和珅多,却直接搞垮了明朝的国防和财政。
论 “搞钱能力”,和珅是技术流;论 “破坏力”,严嵩是天花板。这俩货虽然都是贪官,但危害程度真不一样。
你觉得和珅和严嵩,谁更可恨?要是你穿越到清朝或明朝,会怎么对付这些贪官?来评论区聊聊!#历史人物#
港陆证券-股票如何申请杠杆-散户配资在线登录-在线配资平台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